×

大理 [切换站点]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观点  >  亲子  >  “8人女寝,100%保研”原因曝光:垃圾堆里,难养出好孩子……
“8人女寝,100%保研”原因曝光:垃圾堆里,难养出好孩子……
2020年11月11日 19:50   浏览:12   来源:育儿知识


前段时间,又看到一个“全宿舍集体保研成功”的新闻。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一个寝室的 8 名女孩,今年全部保研成功。


其中 4 人被保送本校,另外 4 人分别被保送了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这 8 个女孩,同级但不同专业。


刚进校时,她们被分到了同一间宿舍,8 个女孩相约要“全寝保研”,没想到,4 年后她们真的做到了。


女孩范思雯说:


“每当看到她们都在努力学习,我也会不自觉的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平时,学习和生活上有任何问题,她们都会一起讨论,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几个人还会一起,相约到图书馆学习。


每晚基本都是10点后,图书馆闭馆、教学楼关门,大家才结束学习,陆续回宿舍。



范思雯觉得,正是宿舍里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她保研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几年,每年都不时曝出“学霸宿舍”:


2018 年,福州大学 2015 级数理金融实验班,一个宿舍的 4 名女孩全部保研成功。


去年,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两个宿舍的 8 个孩子,全部考研成功,并且都被非常不错的学校录取。


常州大学一间宿舍的 8 个男孩,也在 2018 年时,同时考研成功。


成绩好的孩子,都扎堆出现,看上去好像“学霸体质”会传染。


可一个网友的评论,一语道破缘由,她说:


我要住她们宿舍,说不定也能保研。



不是“学霸”会传染,而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绝大多数学霸,并不是天赋有多高,而是好环境的熏陶,让孩子被唤醒了自驱力,实现了自我激励。


我们的孩子,想要有看得见的未来,就一定要从小注意他置身的环境。


01

什么样的环境

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环境,并不仅仅是我们肉眼能看得到的人、事和景物。


好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塑造思维,养成习惯。


前两年,一篇《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的差距,悄悄影响着我们一生》刷屏网络,里面说:


「在北大这种名校,最让人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


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里依然是灯火通明;


上课永远人满为患;


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这种积极的环境里的孩子,跟得过且过的环境里的孩子,树立的三观是完全不同的,在学习状态上,也是截然相反的:


一个有明确的自我目标,积极主动,一个只为完成学校或老师的既定任务;

一个注重效率,一个认为水到自然成;

一个拥抱改变,渴望突破,一个追求稳定,害怕改变;

一个有长远的目标打算,一个只看到眼前……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点,更不是一种方法论,它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更是一种长久环境渗透下,养成的三观和习性。


孩子和孩子的差距,就是在这样的认知中逐渐拉开的。


我有个河北的朋友,孩子成绩一般,但他到处托人打听,希望孩子能上衡水中学。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欢喜》


旁人有点不理解,提醒他:


“以你家孩子的成绩,即便是上了衡水中学,也很难考不上名校的。”


这个爸爸却非常认真地说:


“那不一样啊,即便考不上重点大学,至少在那个环境的影响下,他会竭尽全力去要求自己,不会留下遗憾。”


孩子和孩子最初的素质,基本都是相同的,只是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产生了差异。


一个孩子,即便本身没那么出类拔萃,在一个高速良性运转的环境中,他也会被带着运转,慢慢变得优秀。


图片来源:电视剧《匆匆那年》


02

和环境对抗

对孩子而言太难



也许有人会觉得:


好孩子,是拥有基本的辨别能力,也有自律、毅力这些好品质的。


可事实上,环境的干扰,对孩子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刻苦勤奋、热爱摔跤的女孩吉塔,终于考上了体育学院。



可在学院里,周围的同学并不是那么严格地按要求训练。


吉塔看到同学偷偷跑出去玩,她也慢慢觉得,放松下无所谓。


同学们偷吃运动员禁吃的食物,吉塔也觉得“偶尔尝一下,没关系”。


女同学们热衷打扮,吉塔也就把注意力,从训练上,转移到了外表上……


没来体育学院前,吉塔是有着明确的目标的,可在训练氛围并不是很浓厚的同伴环境中,吉塔渐渐迷失自我,放松了训练,以至于实力出众的她,惨输几场重要比赛。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同伴压力”,指的是孩子害怕与同伴不同,遭受排挤,不得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想法,做出和群体一样的行为。


吉塔的改变,其实就是在“同伴压力”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改变。


大多数孩子,在 10 岁左右开始触摸社会规则。


这时,让孩子感到压力最大的,不是来自老师,也不是来自父母,而是同龄人的看法。


孩子会把周围大部分同龄人的看法和行为做为准则。


如果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和大多数不一样,他们要么被同化,要么被异类。


而无论是被同化,还是被异类,都非常痛苦。


图片来源: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孩子迫于心理、生理的各种压力,也会慢慢妥协、改变自己的行为。


千万不要低估环境,也不要高看孩子。


家长圈子,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别在垃圾堆里养孩子”。


说的就是,孩子对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


他们无法从所处的环境中抽离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


他们会根据周围的环境,去塑造自己,大到价值观,小到生活细节。


所以想要孩子优秀,就不要指望他跟大环境对抗,而应该从环境入手,给孩子好的熏陶。


03

好的环境

能让教育事半功倍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曾报道过安徽潜山的逆水村,这个村子位于大山深处。


可家家户户都把“教育”看成是最重要的事。


孩子们不比吃,也不比穿,就比谁学习更勤奋。


谁家孩子成绩好,谁家就是村民心目中的“光荣户”。


在村子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受尊重的是老师。


十几年前,学校就制定了奖励制度:


孩子们考上大学奖励 300,考上中专奖励 200,考取高中也奖励 100 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人、家家都把“要读书、读好书”看成一种自然而然的风气。


仅仅十几年的时间,这个只 3 千村民的村子,却出了 334 名大学生。


其中有 34 个硕士、26 个博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村”。



每个人都像一个磁场,会把那些我们感受最多的东西吸引过来,我们也从而成为被活化的磁铁。


大环境对于孩子的力量就在于:


孩子可听、可见、可想的每个生活点滴,都会触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慢慢产生频率类似的能量,从而变得更强。


好的环境,就是隐形的教育资源,抓住它,孩子的成长,就能事半功倍。


04


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书中说:


「童年经历的总和,是一个人成年后的人格、心理健康和智力的物质基础。」


人的成长,从来都是潜移默化的。


孩子小时候,周围人的状态,对他们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孩子最好的榜样,就是他所处的环境,积极向上,又不失爱和温暖。


好环境,让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事半功倍。

头条号
育儿知识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