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站点]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观点  >  健康  >  关爱孩子,从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开始
关爱孩子,从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开始
2023年12月14日 12:18   浏览:12   来源:育儿知识



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孤独症的发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为此国家已启动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服务项目,家长是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主动接受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

那么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什么时候做,谁来做,怎么做呢?大致分为初筛、复筛、诊断和干预康复4个步骤。

初筛服务

首先,家长带孩子到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进行孤独症的免费初筛,1岁以内婴儿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龄进行;1岁到3岁幼儿期,分别在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龄时进行;学龄前期分别在4岁、5岁、6岁时进行。

同时,家长也可以对照筛查表进行自测,大致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相应年龄段的预警征象。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表

以上相应筛查年龄段发生以上任何一条预警征象阳性,提示您的孩子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初筛异常的表现还有:任何年龄段出现语言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障碍或倒退,例如无法用语言表达,无目光对视、重复刻板行为,或以前可以用语言表达、以前有目光对视,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现在无目光对视。

复筛服务

初筛如果发现孩子可疑或异常,家长须带初筛异常转诊单到区妇幼保健院孤独症筛查门诊进一步检查,应用孤独症筛查量表和儿心量表Ⅱ等进行复筛,从运动、语言、感觉、认知、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诊断服务

对复筛发现存在孤独症风险和可疑孤独症症状的,区保健院会指导家长带儿童,尽快转诊至具有儿童孤独症诊断能力的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以保证患儿得到早期干预。

对于可能存在非疑似孤独症的其它发育异常,区保健院会转诊至相应的诊断机构进一步鉴别。

干预康复的选择

对确诊孤独症的儿童,诊断机构会告知可采取的干预康复方法、政府有关部门康复救助政策和信息,以及可供选择综合医院、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及有资质的干预康复机构进行干预康复。

需要强调的是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温暖港湾,父母和家人的参与和支持是孤独症儿童干预和康复的重要策略和措施,通过养育过程中的陪伴互动、生活照护和游戏玩耍,可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和康复。家庭和社会要理解包容和关爱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预后,减少不适应行为,提高生存技能和交往能力。

头条号
育儿知识
介绍
推荐头条